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SSD 系統搬複製移軟體 - Partition Assistant 分區助手

當我們很高興買了SSD,下一步呢?

花了很多時間選了一個SSD,又一個大問題,我該怎麼把硬碟上的資料複製到SSD上呢?

當然很多廠商都有提供免費的軟體可以協助我們把統資料複製到SSD,不過隨著SSD價格崩落,願意供免費搬移軟體的廠商越來越少

Kingston 就沒有,錢都花在SSD身上,也沒多餘的錢了(就算有錢也....嘿嘿),當然找免費的軟體來試試看

老宅找了兩個:
1. Ease US Todo Backup http://www.easeus.com/backup-software/
2. AOMEI Partition Assistant 分區助手  www.disktool.cn/

老宅選擇Partition Assistant 來做系統搬移,順便可以做分割區調整

系統搬移到SSD

首先我們要準備幾樣東西:
1. 搬移(複製)系統的軟體 - Partition Assistant
2. 筆電還需要USB3.0以上外接盒(USB2.0可能會搬到天荒地老阿~),當然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把硬碟跟SSD都拿到桌機上做系統搬移....之類的
3. 螺絲起子

Partition Assistant 分區助手 - 安裝

直接下一步

點選"我同意"才可以"下一步"喔

軟體說明,直接下一步囉

安裝到硬碟的路徑,除非你要安裝到其他分割區,不然直接下一步

安裝到Windows 程式集中的名稱,不用修改,下一步

要創建捷徑到桌面嗎?老宅的習慣事都不要創建(全部取消),然後下一步

列出安裝的設定,沒問題我們就直接點選"安裝",進入軟體安裝

軟體安裝中....

這裡有兩個選項:
1. 安裝完成後立刻執行Partition Assistant
2. 進入Partition Assistant後先顯示教學

安裝步驟很多,但不難,不過過程都是簡體中文,應該很多人都不習慣吧,不過沒關係,我們只是要把系統複製到SSD,完成後這個軟體就可以移除了


Partition Assistant 分區助手 - 系統搬移

Partition Assistant 開啟後,會把電腦上所有的磁碟與分割區列出來

接著我們點選"遷移系統到固態硬盤"(對岸用語)


Partition Assistant會列出可用的磁碟

這裡是說可以把系統複製到SSD後,同時調整C槽的分割區大小,不過老宅調整後並沒有跟著變動,不知道是否老宅程序上有瑕疵,不過沒關係,就算沒有成功,系統搬移後還是可以再調整分割區大小

設定完成後,這裡有一些警告,可能會有少數無法順利重新的磁碟開機的問題,Partition Assistant建議可以把就的系統磁碟移除,或是sata 線對調,
老宅會建議系統複製完成後,先把舊的系統磁碟移除,減少不確定因素,確定新的系統磁碟(SSD)可以開機,有需要再加回就的系統磁碟,不過這時候要進入BIOS確認一下開機順序是否正確喔,不要又變成從舊的系統磁碟開機,因為多個可開機的磁碟在同一台電腦上,會依照sata接口的順序開機,愛豬乙喔~

設定完成,回到Partition Assistant主頁
接著要讓剛剛的設定生效,點選左上角的"提交"

把剛剛所以設定要執行的細節列出來,如果沒問題就點選"執行"

確認畫面,點選"是",接著系統就會重新開機囉
PreOS指的是,在進入Windows前會有一個小型的系統,也可以稱作 loader,這些系統搬移複製的工作會在這時候執行,一旦進入windows 後就,C槽沒辦法任意做我們想做的事

重新開機後系統會先進入到PreOS Mode,這時候不要按下任何按鍵,等他自己時間了就會繼續執行系統搬移的工作

接著就會進入到磁碟對拷的畫面
SSD 寫入真的很快,150GB大概30 分鐘就完成,接著就會進入到Windows ,不過這時候還是在硬碟.
整個軟體設定到系統搬移其實不難,步驟繁瑣了一點.


接下來就把電腦關機,如果是筆電,拆下舊的系統磁碟換上SSD開啟電源就會由SSD開機了,如果是桌機,把SSD跟舊系統磁碟的SATA排線對調,換卸下舊系統磁碟,在開機就可以了

如果電腦裡面含有多個可開機的磁碟,請小心,開機會根據SATA的順序來決定開機優先順序,最好還是進入BIOS確認一下

BISO 的 boot 選單,排列順序越上面,就越優先




原本這篇是在筆電新生命,當ASUS U32V 遇到 Kingston KC400
不過KC400沒熬過7天就掛了,所以把這篇獨立出來,方便後續的連結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老筆電新生命,當ASUS U32V 遇到 Kingston KC400

老婆大人的ASUS 用了三年多,最近幫她查一個軟體為什麼會一直閃退的問題,整個系統慢到一個讓人有想要把電腦砸爛的衝動..... 要是真的砸了它肯定被老婆斷手腳,忍耐阿~ Orz

看起來是有重灌的必要了,不過要提升整體效能,重灌系統大概也只能達到不卡頓,安裝一堆軟體以後大概也是難逃卡卡的魔咒的.

要達到順暢只有提升硬碟的效能,尤其是這一年SSD 價格來到每1G 不用 NTD 10就買得到,就像是你的女神在你面前跳艷舞,真的是難以抵擋 ..... 想到都流鼻血了 XD

好了,回歸正題,

SSD價格快速崩落,目前市面上充斥著TLC,少數只有 Kingston 產品線還以MLC 為主,其他像是 SanDisk,還有傳統的 SSD老牌都轉向 TLC

市面上TLC SSD主要的缺點:
1. SSD內部的SLC cache不夠大,遇到連續寫入或是大量檔搬移複製,就會露出敗像。

2. 寫入次數只有500左右 (其實不到),TBW (total bytes written) 偏低。

TLC並非不好,就大部分的使用者而言,夠用了,就以TBW而言,480GB TLC SSD的TBW大概都落在90TB ~ 120TB,如果我們每天寫入10GB的資料,一年3650GB (4TB) ,離100TB還有好遠的距離,單看TBW,可以用個20年以上阿。

至於大檔寫入的問題,我們來看看Jazzbear 在電腦王(http://www.techbang.com/)發表的一篇文章,針對intel 540s的測試數據:
非吳下阿蒙的TLC SSD! Intel 540s系列

圖片來源 http://www.techbang.com/
SLC Cache用盡後TLC寫入速度低劣的問題馬上就呈現出來,速度由原先的350M/S 滑落至120M/S,當然這中間有兩個問題點:第一,SLC Cache如果夠大,Intel 540s 480GB的cache有48G,要常常把它用盡真的不是一般人會遇到,不過不是每家cache都這麼大,一分錢一分貨;第二,120M/S的寫入速度也比HDD快多了 XD

如果你不是拿來寫程式,繪圖,處理影像相關的工作,那TLC其實很夠用 ..... 偏偏老婆大人就不想用TLC... Orz,TLC就直接out,我的一張小朋友就飛啦 XC

相信Kingston還持續以MLC為主力,必然有它的理由,我就來試試看他最新發表的 KC400

KC400亮相

KC400包裝設計跟V300系列很接近 ( 沒錯,就是惡名昭彰的V300),提供五年的保固,主打商務,可靠穩定應該是產品走向

資料取自 http://www.kingston.com/tw/ssd/business/skc400s37
Kingston 的SSD數據與規格都是很透明的,不像很多同業都把數值藏起來,也不知道是太差還是根本沒測( 這個可能性比較高XD)

老宅大概比較了一下Kingston MLC的SSD
連續讀取/寫入速度Maximum 4k 讀取/寫入Random 4k 讀取/寫入TBW保固售價NTD
KC400 512GB550/530MB/s99,000/86,000 IOPS86,000/88,000 IOPS800TB五年4999
HyperX Savage 480GB560/530MB/s100,000/ 88,000 IOPS92,000/ 89,000 IOPS416TB三年4799
FURY 480GB500/500MB/s73,000/ 28,000 IOPS30,000/ 41,000 IOPS750TB 三年4699

FURY 系列的IOPS數值明顯的不理想KC400與HyperX Savage則在伯仲之間,其中KC400 512GB的TBW可以達到800TB,算是相當不錯的(每天寫入1TB要寫超過2年阿)
關於讀寫速度(550/530MB/s)與IOPS ( 99000/88000 IOPS),都還不錯,以sata 3.0 (6GBit/s, 600MB/s)的理論上限差距不大了,說真的,450MB/s與550M/s的寫入速度,老宅真的感受只有,沒有太大差異 .... 老宅只是愚鈍之人阿XD



系統搬移到SSD
現在,又一個大問題,我該怎麼把硬碟上的資料複製到SSD上呢?

首先我們要準備幾樣東西:
1. 搬移(複製)系統的軟體
2. 筆電還需要USB3.0以上外接盒(USB2.0可能會搬到天荒地老阿~),當然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把硬碟跟SSD都拿到桌機上做系統搬移....之類的
3. 螺絲起子

很多SSD廠商都會提供免費的軟體做系統搬移,but .... Kingston 沒有,錢都花在SSD身上,也沒多餘的錢了(就算有錢也....嘿嘿),當然找免費的軟體來試試看

老宅用免費的 Partition Assistant 做系統搬移
有興趣可以參考SSD 系統搬複製移軟體 - Partition Assistant 分區助手


接著我們就要把SSD放進筆電裡面了
拆機換SSD

安裝任何東西前,第一件事就是先移除所有電源,當然也包括電池,
U32V更換硬碟或是記憶體,只要卸下中間那顆螺絲就可以了

解開固定硬碟的上下兩顆螺絲,接著將硬碟往左方用力推,硬碟就下來了

取出硬碟後,先將硬碟固定架取下(兩側共有四顆螺絲)

下方為硬碟,上面為SSD KC400,可以看出硬碟比較厚(硬碟厚度10mm,SSD厚度 7mm)
KC400重量只有57g ,跟原先的硬碟112g少了一半(拍得不好請見諒阿)

將硬碟固定架裝到SSD上,記得灰色面(背面)朝上,因為尺寸有點不合,SSD高度比固定架來得小

將SSD裝回筆電後就大功告成
將KC400裝到筆電後,下一步就是最讓人期待的
開機!!
辛苦了大半天就為了這刻的到來啊

win7第一次裝上SSD開機大概還需要35秒,不過已經比硬碟開機的>80秒快了一倍多,如果還有對windiws7做最佳化,應該可以在20sec左右開機完成,

另外一個是KC400會將磁碟的資料壓縮後再存入SSD,約可省下20~30%空間,很大的一多,如果同時再把Windows的壓縮功能,150GB 的資料剩下100GB左右,省下1/3,這是什麼概念呢? 512GB的SSD可以當680GB用,讚呼?

最後簡單補上一個測試數據吧,4K的部分不是很理想,剩下後面有空再補





2016/9/1 update ~
Kingston KC400 在使用不到一周,掛掉啦!!!一早醒來就看到老M的藍色會面,接著開機就找不到開機磁區,拿到別台電腦上一看,KC400只剩下2M加上問號,只能退退退了
只能說老宅人品真的不好,白費了一周的時間 .....XD
SSD掛掉就整個SSD的資料消失,要救回來實在是難上加難,平常備份要做好阿!!
本來想說周末來好好測一下這顆新出的SSD,看起來事與願違,
更多的測試就留給其他勇者做了 ......


2016/9/19 update ~

老宅把 KC400退了後,說服老婆買了Kingston UV400,當然目前正在服役中,Kingston UV400與KC400價差超過1張半的小朋友(剛好某購物網正在打9折,折後不到3500,導致兩者有價差超過30%,原諒老宅貪便宜,老宅我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小娃阿~),
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應該對KC400 都相當的失望,有網友也對這篇文章回復,關於這點老宅很抱歉,也有考慮是否刪除本篇發文,最後決定還是留下來,KC400掛了終究是事實,不需要掩飾.

KC400新品掛點的看法:
1.電子產品生產過程只有測試基本功能,並未做燒機/耐久測試, 所以這個工作變成使用者自己要做了, 老宅的習慣是讓拿到手機/電腦,都會先跑數日(1~3日)不關機(省電模式要先關閉)
2.運送途中可能會損壞, 包括撞擊,泡水,
3.保存(溫溼度)不當等等都可能造成電子產品損毀
尤其是第二點,運送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太大, 所以新品的不良機率是有的,
在這之前老宅手上有三顆SSD:kingston mSata 32GB x1, kingston v300 128GB x1, plextor m6s 256GB, 服役都超過一年以上,老宅手上的kingston 其他SSD 使用上都沒有問題, 加上幫朋友更換的SSD目前都順利服役中
對於過去記憶體更換上, 老宅遇到kingston出問題也都換貨換得很阿莎力, 沒有不好的經歷,也因此Kingston KC400的不良並未讓老宅對Kingston失去信心
對儲存裝置來說,最怕的是使用過一兩年後掛點的,太致命了,如果裡面都是重要的資料,就欲哭無淚了,做好備份的工作,狡兔三窟很重要,尤其是SSD & 隨身碟記憶卡之類的

KC400 & UV400,老宅簡單敘述這兩顆SSD安裝過程的感受:
1. 系統安裝
(a) 系統直接由硬碟搬移至SSD:KC400 & UV400無差異,速度受限硬碟讀取速度低於UV400寫入速度
(b) 直接由windows7 recovery光碟安裝: UV400無法安裝,在製作recovery 分割區時失敗,KC400則順利完成製作recovery 分割區與系統安裝
(c) 升級windows10:下載速度受限網路,安裝過程兩者都很順利

2. 軟體使用: 常用的軟體(office & chrome )兩者都相當順暢, 一秒內開啟, chrome 同時開啟50個網頁也不卡(不過網頁內容顯示取決網路速度與伺服器本身)

3. SSD壓縮能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cB1NxS8sw&list=PLBFF4CEF2568613E7
Dura Write:SandForce開發的技術,資料壓縮的技術,可以減少資料寫入量,依樣是寫入1GB 的資料,實際占用磁碟的空間可能只有500MB,而且是SSD本身處理,這樣就不會消耗掉CPU資源

KC400是具有Dura Write
UV400則沒有,必須透過windows的磁碟壓縮功能,

目前使用的狀況來看, KC400 & UV400在大部分的使用上並沒有太明顯的差異,目前老宅只有在recovery光碟安裝遇上問題,其他都很順利,
所以如果不是重度的儲存裝置使用者,看起來TLC是不錯的選擇,但前提是大量的TLC,容量越小相對SLC cache越小,
如果是128GB TLC,SLC cache可能只有8GB,一下就滿了,而UV400 480GB測試看起來是擁有>40GB的SLC cache


看起來KC400就沒有價值?如果512GB可以當700GB使用時,KC400就不算貴了
就老宅的個人的選擇,MLC的首選依然是會KC400,KC400號稱不管資料是否可壓縮,寫入速度都可以達到500M/s
如果光棍節有特別的優惠,老宅在買來試試 XD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必備USB3.0 SD讀卡機 - Kingston MobileLite G4

還來不及開箱就被拆去用了

 
Kingston MobileLite G4 有兩年保固
支援:
SD/SDHC/SDXC, UHS-I, , UHS-II
microSD/microSDHC/microSDXC, UHS-I
這裡要注意藍色字體, microSD槽只有支援UHS-I
左 SD 右 microSD 
這次測試的配角: 
Kingson 32GB microSDHC UHS-I card 金卡(紅卡最高, 金卡次之, 白卡最慢) , 官方標示R 90M/s W 45M/s
Verbatim 128GB SDXC UHS-I Card, 官方標示R 80M/s W未註明



筆電的SD讀卡機
我用筆電上的SD讀卡機做對照組來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筆電上的讀卡機並沒有發揮出這兩張卡應有的水準
Kingston 32G microSD 卡數據相當普通,
R 33M/s W 26M/s, 與官方標示的 R 90M/s W 45M/s差距甚遠.
Verbatim 128G SD卡與不理想
R 32M/s W 14M/s (官方標示R 80M/s)




Kingston MobileLite G4 測試

接著換上Kingston MobileLite G4來試試看:

Kingston microSD 32G 有達到官方的標示數據
R 91M/s W 53M/s (SD 卡槽)
R 90M/s W 52M/s (microSD 卡槽)



換上 Verbatim 128G SD 卡, 測試數據也有達到官方宣稱的read 80M/s (Write 就別提了 XD):
R 82M/s W 18M/s (SD 卡槽)








[小結]
Kingston MobileLite G4 
1. 質感相當好
2. 測試數據表現中規中矩, (不能說太好,因為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SD/microSD card 最高速也不過就2xxMB/s (過卻是天價), 對USB 3.0規格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這次的測試對象也都未超過100M/s, 所以我只能給他中規中矩的評價) 
3. 體積過大, 我要測試G4都必須先把旁邊的HDMI 移除才有辦法測試 XD






最後補上verbatim 128g sd卡測試完後的溫度,現在很多卡或U碟都有溫度過熱的問題,要慎選啊!
連續讀寫後溫度超過50度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RaspberryPi 3 - NOOBS新體驗

體驗一下什麼是NOOBS - new out of box software,

首先要準備幾個東西:
1. 4 GB以上 microSD card
2. micro USB 5V/ 2A 電源
3. USB 滑鼠 & 鍵盤
4. HDMI線 & 螢幕
5. CAT5 網路線 (option)


來到Raspberrypi網站
https://www.raspberrypi.org/downloads/noobs/

NOOBS有兩個版本標準版 & Lite  NOOBS 標準版1 GB
NOOBS Lite 27.2 MB

標準版內包含了raspbian OS, 可以立刻安裝raspbian不需要網路其他都要線上安裝, Lite版就通通要線上安裝, 27.2MB也真夠lite了, 如果Raspberry Pi沒辦辦法接網路就只能下載標準版了.

我們抓NOOBS標準版, 之後再來選擇要安裝哪個版本OS, 
(如果你的Raspberry Pi有辦法接上網路, 也是可以安裝 Lite版本的)

[ 以下以標準版為例 ]

下載完成後, 
打開 NOOBS_v1_9_2.zip 裡面的 INSTRUCTIONS-README.txt

我們先看一下裡面寫什麼:
-------------- INSTRUCTIONS-README.txt 檔案內容 ---------------

NOOBS INSTALLATION INSTRUCTIONS

1. Insert an SD card that is 4GB or greater in size into your computer.
2. Format the SD card using the platform-specific instructions below:
   a. Windows
      i. Download the SD Association's Formatting Tool from https://www.sdcard.org/downloads/formatter_4/eula_windows/
      ii. Install and run the Formatting Tool on your machine
      iii. Set "FORMAT SIZE ADJUSTMENT" option to "ON" in the "Options" menu
      iv. Check that the SD card you inserted matches the one selected by the Tool
      v. Click the "Format" button
   b. Mac
      i. Download the SD Association's Formatting Tool from https://www.sdcard.org/downloads/formatter_4/eula_mac/
      ii. Install and run the Formatting Tool on your machine
      iii. Select "Overwrite Format"
      iv. Check that the SD card you inserted matches the one selected by the Tool
      v. Click the "Format" button
   c. Linux
      i. We recommend using gparted (or the command line version parted)
      ii. Format the entire disk as FAT
3. Extract the files contained in this NOOBS zip file.
4. Copy the extracted files onto the SD card that you just formatted so that this file is at the root directory of the SD card. Please note that in some cases it may extract the files into a folder,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please copy across the files from inside the folder rather than the folder itself.
5. Insert the SD card into your Pi and connect the power supply.

Your Pi will now boot into NOOBS and should display a list of operating systems that you can choose to install.
If your display remains blank, you should select the correct output mode for your display by pressing one of the following number keys on your keyboard:
1. HDMI mode - this is the default display mode.
2. HDMI safe mode - select this mode if you are using the HDMI connector and cannot see anything on screen when the Pi has booted.
3. Composite PAL mode - select either this mode or composite NTSC mode if you are using the composite RCA video connector.
4. Composite NTSC mode

If you are still having difficulties after following these instructions, then please visit the Raspberry Pi Forums ( http://www.raspberrypi.org/forums/ ) for support.

------------------------------------------- 檔案結束 ------------------------------------------
其實步驟寫得相當詳細, 按照上面的步驟, 我們一步一步完成OS安裝


################## 開始安裝OS囉 ####################
[ Setup microSD card]

Download & Install SDFormatterv4
先到下面的網址下載 SDFormatter,
我的系統是windows, 所以下載windows版本
https://www.sdcard.org/downloads/formatter_4/eula_windows/index.html

這裡提到一些License 問題, 要看完也是夠累人的, 就先跳過吧
滑鼠往下拉有三個選項

點選Accept 下載SD Formatter
下載完成後, 點擊 SDFormatterv4.zip , 解開壓縮檔裡面的setup.exe並執行.

接這就點選 Next -> Next ->Install 完成安裝

安裝很麻煩? 不想裝一堆奇奇怪怪的軟體? 我也這樣覺得,
這裡有[ 免安裝中文版 ] :
阿榮去看看 http://www.azofreeware.com/2013/12/sd-formatter-40-sd.html

Format microSD card
接著利用 SDFormatter對microSD 卡做格式化:

STEP 1 選擇你要格式化的SD 卡, 這裡只會列出SD card , 所以不會不小心格式化到你的系統槽 (除非你的系統在SD card上 XD), 選擇好後, 確認下方"Size" 是不是正確的( double check )
STEP 2 給SD card 取一個名字, 當然也可以空白.
STEP 3 點選Format.
接著就等格式化完成.

Extract NOOBS_v1_9_2.zip
把前面下載的 NOOBS_v1_9_2.zip 解壓縮到 SD卡裡.

這樣前置作業就完成囉


[ Power on Rpi and Install OS ]
把前面安裝好 NOOBS的 microSD 卡插入Raspberry Pi (卡座在背面喔)


接上螢幕, 網路( 可不接), USB 滑鼠, 最後接上電源.....


上電後, 會有一顆黃色LED 閃一下, 紅色電源燈恆亮, HDMI 螢幕就會有東西囉.

很快就進入NOOBS, 如果有網路, 會自動搜尋可安裝的OS,
沒有連接網路時的安裝畫面

有網路的安裝畫面

STEP 1 接著點選你要安裝的OS, 沒網路時就只有一個選擇 - Raspbian
STEP 2 接著點選 Install ,
STEP 3 然後會跳出警告畫面, 告訴你SD卡資料會被覆蓋 卜啦卜啦的,沒得選, 要安裝就是點選 Yes

進入安裝畫面 (下圖)

順利的話, 約20分鐘就會安裝完成, 點選OK, 系統就會進入OS


到這裡就算大功告成, 簡單吧, 開始享用你的 Raspberry Pi吧!



安裝NOOBS上, 我倒是沒有遇到問題, 過程中都很順利,
測試 Raspbian, 在RaspberryPi 3相當順暢, 比起一代卡卡的感覺 Pi3倒是不會, 不過我只是點選網頁測試而已, 沒有用到複雜的功能, 也沒有開太多軟體, 畢竟1GB的 RAM也不該太苛求.







東林割草機 BLDC CK-210 ~ 電動割草機

找了很久的割草機, 最後選定東林 CK-210這台, 畢竟一台要價2萬多, 要買下去也是很猶豫, 趁著PC HOME有特價, 就直接下手了..... 可以分期還是很痛啊!!!! 不愧是24小時到貨,晚上定,第二天一早就到貨了.... 大箱開啟後, 裡面有三個小箱...